social responsibility
党群工作
【“玫瑰书香”女职工阅读活动】读《诗经译注》有感
发布时间:2024.08.09 浏览量:516

序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上海市第十五次工代会部署要求,行政工会组织开展2024年“玫瑰书香”松江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本期内容由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焦凌燕分享《诗经译注》。


11.jpg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诗经》。《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论语·子罕》孔子曾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诗经》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孔子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


我阅读的是由著名学者程俊英教授翻译并注释的《诗经译注》,将诗三百零五篇完整地介绍给读者,除原诗外,每首诗包括题解、注释和译文三部分。每篇题解都采取"就诗论诗"的态度,阐明背景及诗旨,剔除古代经生们牵强附会的解释。注释浅显易懂,生疏字词皆有注音,只注今音,不注古音,并以华美的笔致将原文准确流畅地翻译为新诗,逐句对译,便于比照原文。它真真是一部保罗万象的书。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除了美丽,活泼,宜于诵读的诗句外,《诗经》还具备了“花名册”的重要功能。就拿我们最为熟悉的《风》卷举例,“风”是采集于不同地区的歌谣,指音乐曲调,亦兼指民情习俗,也称为《国风》,共160篇,记载了太多爱恨情仇,婚丧嫁娶,生离死别,很多诗在今天仍有很契合现实的指导意义。



  • 上海市松江区仓丰路1079号
  • 021-57827361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电话: (+86) 021-5782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