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不同意见的同志,都是为了早一天把飞机造出来,都是为了把我们的飞机造得更好—当然,总师承担的责任不一样,有时候没采纳大家的意见,或是否定了大家的意见也很正常。
——宋文骢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所有的奋斗者,都是新时代的楷模。《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通过《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团队亲身采访、深度挖掘,精选了30余位科学界功勋模范人物,既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优选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又有“好看奋斗者”称号获得者。行政工会组织开展《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主题读书会,本期内容由集团公司王丹红带来宋文骢的故事。
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
宋文骢(1930年3月26日-2016年3月22日),云南昆明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歼-10战机总设计师,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都是为了把飞机造得更好”“我为型号做贡献,型号培养我成长”“祖国不会忘记为祖国做过贡献的人”,这是宋文骢在主持歼-10项目时提出的口号,后来,很多型号研制时都把这两句话写成标语挂在厂房里。
我心中的工匠精神
读完《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中关于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宋文骢的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宋文骢的形象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矗立在我的心间,他的精神力量穿透纸面,给予我深深的震撼与激励。宋文骢身上所展现出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坚韧精神和奉献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他的爱国,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航空事业紧密相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始终坚守,从未动摇;他的创新,体现在敢于突破传统,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案,勇于挑战国际惯例;他的坚韧,让他在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技术上的重重难关时,毫不退缩,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带领团队一步步走向成功;他的奉献,是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投身科研,不计个人得失,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祖国的蓝天。
结语
宋文骢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不会磨灭,他是真正的国之脊梁,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