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responsibility
党群工作
【“国之脊梁”读书会】“卫星之父”孙家栋:一生只为大国重器
发布时间:2025.09.05 浏览量:528

640.png


我是经历过旧社会的人,那时什么东西前面都要带个“洋”字,洋钉洋火洋油,因为我们自己生产不了。结果几十年时间,我们国家就能发射自己的航天飞行器到月球,实在太不容易了。


——孙家栋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所有的奋斗者,都是新时代的楷模。《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通过《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团队亲身采访、深度挖掘,精选了30余位科学界功勋模范人物,既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优选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又有“好看奋斗者”称号获得者。行政工会组织开展《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主题读书会,本期内容由集团公司陈阔带来孙家栋的故事。


探月铁三角

孙家栋,出生于1929年4月8日,中科院院士,辽宁瓦房店人,毕业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被称为“卫星之父”。孙家栋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曾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我心中的工匠精神

读孙家栋的故事,我深刻读懂工匠精神的真谛:是极致较真的专业,是敢扛责任的担当,更是薪火相传的坚守。他主导34个航天飞行器研发,嫦娥一号近月捕获时,与欧阳自远反复校准数据、确认成功后相拥而泣,把“不失误”的底线刻进每处技术细节。

他承袭钱学森的胸怀,对年轻人说:“出问题我负责”,既压担子又给底气;年过八旬还退位让贤,奔走推广北斗,让技术落地民生。这种“一生扎进航天,一事做到极致”的专注,“既做领航者,又当传灯人”的格局,正是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匠心从非孤守打磨,而是与家国同频、为时代筑基的坚守。


结语

孙家栋以一生深耕航天的匠心,为我们树起奋斗标杆。愿这份“极致较真、勇担责任、甘育新人”的精神,能激励更多人扎根领域、精益求精。期待未来,无数后辈承其初心,在航天及各行业突破创新,让国之脊梁的光芒,持续照亮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


  • 上海市松江区仓丰路1079号
  • 021-57827361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电话: (+86) 021-5782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