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responsibility
党群工作
【“国之脊梁”读书会】“中国稀⼟之⽗徐光宪:改变世界稀⼟格局
发布时间:2025.08.29 浏览量:676

640.png

我愿意一辈子搞稀土,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


——徐光宪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所有的奋斗者,都是新时代的楷模。《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通过《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团队亲身采访、深度挖掘,精选了30余位科学界功勋模范人物,既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优选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又有“好看奋斗者”称号获得者。行政工会组织开展《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主题读书会,本期内容由集团公司张路炜带来徐光宪的故事。


他让中国稀⼟⼈⾜以谈笑⻛⽣

徐光宪,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稀土之父”。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后赴美留学,195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面对新中国建设需要,他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国,投身科研教育事业。

他创立“串级萃取理论”,打破国际稀土分离技术垄断,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跃升为生产和应用强国。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推动中国化学学科发展。

徐光宪院士一生获誉无数,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稀土成就奖”等。他用一生践行科学报国理想,其开创性成果推动中国稀土工业崛起,为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作出不朽贡献。


我心中的工匠精神

我心中的工匠精神,在徐光宪先生身上得到了最深刻的诠释。他穷尽毕生心力,于微观原子世界中精益求精,将复杂的稀土分离工艺雕琢成艺术。面对技术封锁,他以“串级萃取”之巧思,四两拨千斤,破解了困扰中国数十年的分离难题,这是一种将国家需求铭刻于心的时代匠心。他数十年如一日伏案钻研,将论文写在祖国的矿山与工厂里,用精准的数据和重复的实验,将理论化为驱动产业飞跃的澎湃动力。这份精神,不仅是技术的极致追求,更是将个人才智熔铸于民族复兴伟业的赤子情怀。


结语


展望未来,徐光宪先生的精神将继续照亮中国自主创新之路。我们将继承他“立足国家需求、勇破技术壁垒”的志向,让“工匠精神”与“爱国情怀”深度融合,推动中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以更多原创成果贡献人类文明进步。春⻛化⾬,润物⽆声,徐光宪先生留给中国的,不仅是中国稀⼟,还有⼀⽅⼈才的富矿。

  • 上海市松江区仓丰路1079号
  • 021-57827361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电话: (+86) 021-57827361